<p>五、清明节 <p>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<p>清明这天,家家屋檐下插柳枝,有“清明不插柳,来生变黄狗”之谚。境内还有早上吃煮鸡蛋的习惯,说“清明不吃蛋,穷得乱打颤”。是日,各家都为已故亲人上坟扫墓,表示对亡灵的哀悼和缅怀。建国后,坟墓逐渐铲除,上坟祭祀之俗逐渐消除。各群众团体多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,敬献花圈,以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。同时普遍开展植树造林活动。这一天,人们还习惯踏青游玩,青少年喜欢放风筝。<p>六、端午节 <p>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日,正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,又称“端阳节”。相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’。家家屋檐下都要插上艾枝,有“端午不插艾,死了变鳖盖”之说。节日食品除鱼肉之类,还有糯米裹红枣做成的粽子和油炸糖糕。相传旧时以粽子、糖糕投入江湖,让鱼鳖食粽糕而不食屈原尸体。未婚女子多用红、绿、黄多色丝线和花绸布缝制香袋,内装艾叶、樟脑等香料药物,挂于胸前或分赠亲朋好友,有避邪之说。幼儿耳窟多用雄黄酒搽擦,以避虫害。大人们则用五色花线为孩童扎彩圈套于手脖、脚脖之上,谓之“长命缕”,此俗,相传至今。<p>七、六月六 <p>农历六月六,旧时为长辈岁大寿庆贺之日,至亲好友,多备上酒肉、果品前往祝寿,长辈则设宴招待。是日,大人们则把孩童“端午节”时扎的长命缕剪下,丢于水中,俗说“能成龙”。娇惯的男孩小时戴的“狗脖项”,岁的今日,请来舅舅给剪下,投于井内,意为“望子成龙”。并请来所有的至亲好友,备上丰盛的酒宴,共贺儿子长大成人。<p>八、中元节 <p>农历七月十五日,旧称中元节,是祭祖上坟之日。因此,各家都到祖坟上焚烧纸钱,或以“三牲”(鸡、鱼、肉)礼品祭奠祖先。建国后,此俗渐被摈弃。<p>九、中秋节 <p>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日,秋高气爽,年成已定,民谚说“七月十五定旱涝,八月十五定年成”,为农民庆丰收之节日。家家备月饼、苹果、石榴、梨等节日食品、礼品,互赠亲友。置丰盛的午餐,饮酒欢宴。至夜,庭院设案,摆上月饼、瓜果,全家团聚赏月。这天回娘家探亲的妇人,必须回婆家过节,同吃“赏月饭”。而今,中秋佳节仍为传统盛大节日。<p>十、重阳节 <p>农历九月初九,按旧习,双日为阴,单日为阳,故名“重阳节”。时值秋末,庄稼大都收获归仓,已无活计可干。旧时,地主于此日开始辞退长工,民谣说:“九月重阳十月一,杀大领(即长工)配小鸡。”建国后,城镇有些学校组织学生野游,登高赏秋,领略大好风光。<p>十一、腊八节 <p>腊八节为农历腊月初八日,古称“腊日”,是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、祈求丰收与吉祥的节日。旧时也称为“释迦牟尼佛”成道之日,佛寺僧众煮多味粥以供佛,其粥以小米、大米、红豆、江米、菱角米、栗子、红枣煮成,加桃仁、瓜子米、花生米等点染,取名“七宝粥”。后此俗传至民间,是日,家家早起用米、豆皮、菠菜、馓子、粉丝熬粥,谓之“腊八饭”。<p>婚嫁礼俗 <p>一、说媒 <p>旧社会男女婚姻全听命于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男女成婚,先由男家父母通过媒人持庚贴至女家说亲,谓之“求婚”。女家同意后即将庚贴留下,并把女儿的年庚八字交于媒人带回,以便请算命先生占算二人是否合婚。<p>二、过启 <p>过启古称“纳采”。男女年庚八字占算合婚,双方同意结亲后,男方即可向女家“过启”。启上写有“白玉种良田,千年合好;红丝牵绣幕,百世良缘”字句,以示诚意。遣媒人择定吉日带丝带副、针包、线团、红布尺、银耳坠副及酒、鱼、肉、鸡、糕点等聘礼送至女家。女家收下聘礼,除回送男家笔、帽等物外,另写“回启”。启贴上写有“兰桂同荣,山河永固;阴阳定位,地久天长”的语句,以示允诺。<p>三、看日子 <p>过启之后,男方请来“算命先生”按双方生辰进行“推算”,择定迎娶吉日,俗说“看日子”。大都选择二、四、六双日。喜日定后,用红纸写上书贴,再遣媒人送至女家求娶。此后,双方家中则忙于筹备结婚事宜:男家备新房,置衣物,给新娘做红衣(谓之“上轿红”),并约好鼓乐、彩轿等。女家为女儿做嫁妆,添置衣物等。嫁妆多少随家庭条件各异,多为件、件、件。<p>四、迎娶 <p>成婚前一天,男家门前张彩挂红,贴上喜对联。鼓乐、彩轿发至女家,谓之“过轿”。有一男孩压轿前往,后面跟着两个抱鸡的,先抱去一只公鸡,回时女家送一只母鸡一同抱回,以求吉利。轿杆上挂猪肉一块,谓之 “离娘肉”。富豪之家还备有三洋枪、对子马、金瓜钺斧朝天蹬,鸡鸭鹅笼高提灯等。女方亲朋都到女家送礼,俗称“添箱”。出嫁女子则少吃饭食,谓之“饿嫁”,母亲还要向女儿交待一些婆家规矩。晚饭后,唢呐鼓乐齐奏,至中夜。<p>次日凌晨,出嫁女子则梳妆打扮,穿上男方送来的“上轿红”,谓之“上头”。由女方叔伯或兄长背上轿子,也有用椅子抬到轿前上轿的。关上轿门后,嫂子要端来一碗面水泼向轿腿,俗谓:“泼出去的水,嫁出门的女”,以示能安分守己过日子。这时?女家要送给轿夫“上轿礼”,否则,轿夫迟迟不发轿。轿起登程,要鸣炮奏乐,新娘往往放声哭出村外。女之兄弟两人随轿左右送行,谓之“押轿”,半途方回。陪办的嫁妆由人抬着一溜排开跟随其后。沿途遇村、桥、庙宇、岔路口则燃放爆竹驱邪。<p>五、拜堂 <p>花轿来至男家村前,要放炮迎轿。轿至大门口,男家还要给新娘“下轿礼”。新郎至轿前,朝之三揖,谓 “拜轿神”。然后由女傧两人搀扶新娘出轿,由“胭粉客”引路,慢慢走在由两条芦席轮番铺垫的路上,使之脚不沾土。此间,由男家兄长抓着盛放在竹筛中的红枣、花生、核桃、栗子、杆草等物不住往新娘头上、身上抛撒,谓之“撒帐”。至香案前,新郎、新娘分左右站定,由赞礼主持先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对拜,然后入洞房。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“蒙头红”,意为“新人见面、称心如意”。<p>待亲朋满座、宾客盈庭之际,新郎、新娘再同到香案前,向亲朋尊长一一跪拜,大家送给“磕头礼”。礼毕,再酒宴开始,亲朋欢聚一堂。<p>六、洞房 <p>酒宴过后,由两个儿女双全的妇女为新郎新娘铺床,把早已准备好的红枣、栗子等物置于铺盖之下,意为 “早立子”。然后为新娘“开脸”,由妯娌们用红丝线将新娘脸上不规则的毛发揪掉,边揪边唱:“揪脸人不怠慢,揪脸还得红鸡蛋。红鸡蛋,满脸转,今年喝喜酒,明年吃喜面。”妯娌嬉闹,煞是有趣。晚上,不论长辈、晚辈、年龄大小,均可闹新房,谓之“三天不分大小”。待闹房人退后,新郎拜过双亲及长辈才可回房就寝。好事者,常藏于室内或门外窃听窃看二人谈话与举动,以资谈笑。<p>七、认祖 拜三朝 <p>新婚第三天,新郎新娘由妯娌们陪同前往男家祖坟祭拜,谓之“认祖”。然后回家拜见长辈、平辈,受拜者均需送新娘“磕头钱”,称“拜三朝”。是日,新娘兄弟多前来会见,告知回门日期。<p>八、回门 <p>三朝后,大都选择婚后第六天,新郎、新娘同往女家拜见岳父母和女方亲友,谓之“回门”,女家盛宴招待“贵客”。午后则回,不准在娘家过夜。至此,婚嫁即告结束。<p>以上系建国前后县境内婚嫁礼俗之大略。除此之外,境内还有其他婚姻杂俗。<p>童养媳。俗称“团儿媳妇”。旧时,穷苦人家将无力抚养的童年女孩许给人家为妻,因年小不能举行婚事,故养在男家。待女孩长至岁后,便完婚,谓之“圆房”。建国以后,此俗禁绝。<p>寡妇改嫁。旧时,寡妇改嫁倍受谴责,认为有失贞操。要受到婆家各种刁难、凌辱,连各式礼仪也被废除,不能坐轿,不放炮,不宴请宾客。有的被公婆转卖他人,如不从则施行抢亲。<p>招女婿。旧称“入赘”,俗称“招养老女婿”。有女无男孩之家,为传宗接代,继承家业,故招婿为子。旧社会,应招为婿者多被人歧视,特别是女家父母死后,女方叔伯多给予刁难,无法继承家业,甚至有的被赶出家。<p>两换亲。两家男子因家贫无力娶妻,又均有姐妹未嫁,则互换成亲,称“两换亲”。这种婚姻多不遂心愿,为此哭闹者甚多,有的则以死抗婚。后此俗渐除,但未绝迹。<p>民国以来,机关、学校少数人中始兴自由结婚。婚仪较简单,新郎新娘以鞠躬答谢来宾,然后宴客。但民间多数仍沿用旧习。自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,男女婚姻才得到自主。一般经人介绍,双方先见面,再互到家中相看,中意后,再定亲。有些青年不须别人介绍,双方在共同的生活劳动中,建立了感情,自由恋爱。包办婚姻的习俗已逐渐革除,寡妇再嫁为政府所提倡,不再受人歧视。今日男女恋爱婚姻,不计钱财,重在品德,重在相敬相爱。婚礼也不遵循旧俗,坐轿逐步改为徒步和坐车。出现了茶话结婚、旅行结婚和举行集体婚礼的新风尚。年代以后,又提倡“女娶男嫁”,男至女家落户受到欢迎,权利平等,不再受到歧视和刁难。<p>近几年,少数家庭出现了父母干涉儿女婚事的不良现象,而且索要彩礼之风渐盛。彩礼,少则几百元,多则上千元,还要男方置办高级衣物、盖新房。男方为娶亲往往负债累累,“喜”事变成了“愁事”。<p>礼仪风俗之诞生 <p>一、催生 <p>女子婚后第一胎,临产前一月,娘家备上红糖、鸡蛋送至婆家,名日“催生”。婆家以红鸡蛋馈赠。<p>二、报喜 <p>孩子生后第三天(也有七天的),父亲即去孩子外婆家报喜。生男孩则带书本(红绳系之)、红糖斤、单数红鸡蛋若干;生女孩则带红花朵、红糖斤、双数红鸡蛋若干。外婆见到礼物即知生男生女。然后回赠红糖斤、母鸡只,称“开生”。<p>三、送米面 <p>孩子生后天,外婆家则备上小孩衣物及红糖、鸡蛋、米花、馓子和几段彩幛等,装在专门用来送米面的盒子里,贴上写有“×月×日喜封”的红对联抬着送去,以示贺喜。外婆和亲朋数人同去。尊辈要一一送给婴儿“见面礼”。主人将所送衣服、彩幛悬挂于门楣之上。中午,点燃炮竹,设宴款待来客。宾客去时,要送馒头和红鸡蛋之类,以示谢意。婴儿外婆一般留下住几日,如若有事不能留住,须脱一件褂子留下。<p>四、接满月 <p>婴儿满月,外婆家要去人把女儿和婴儿一同接回住上天半月,谓之“接满月”。去时,婴儿脸上要抹点黑灰,回时脸上搽点白粉,俗称“黑脸去,白脸来,婴儿越养越富态”。外婆还要送一只“铰头鸡”,用一块红布挖孔套在鸡脖子上。也有送“铰头羊”的。不管是鸡是羊,只许饲养,不兴宰杀。旧时,头胎生女孩,娘家多在天“接满月”,有“接得早,生个小(指男孩)”之说。<p>五、揭花疤 <p>婴儿多在年内种花,即种牛痘。旧时种花为险期,要用红布条挂于门前避邪。伤疤愈后,外婆家送红糖和红点馒头祝贺婴儿安全“过关”,俗称“揭花疤”。<p>旧时,贫穷人家子女多无力抚养,加之重男轻女,故有弃婴和溺婴的现象存在。建国后,人民生活改善,妇女、儿童受到法律保护,这种现象已不多见。诞生习俗,民间依然盛行。<p>礼仪风俗之庆寿 <p>旧时,人到岁便可称“寿”。生日那天要庆贺一番。建国前,富家祝寿较为隆重。做寿时,家中设寿堂,张灯结彩,悬挂“福如东海长流水,寿比南山不老松”的对联。堂中置案,摆供果,燃烛焚香。拜寿时,寿者坐予正堂,子女亲朋依次礼拜。一般人家做寿,多为送礼品祝贺,不举行仪式。穷苦人家一般不做寿。而地方豪绅常以庆寿为名,广发寿帖,索取财礼。建国后,境内仍保留为老人做寿的习俗,但不是每年都做,多在岁、岁、岁时做寿。<p>一、六十六 <p>老人岁生日时,女儿和至亲好友备上个红点馒头、个扁食或水饺、斤两猪肉,以及糕点、酒之类礼物前往祝寿。俗称“六十六吃块肉”。女儿所送数量一般超过个,以祝老人延年益寿。另外还给老人添新衣。老人家中设宴招待亲朋。<p>二、七十一 <p>“人活七十古来稀”,老人活到岁即为大寿了。本地大都在老人岁生日时为其祝寿,因有“七十一吃只鸡”之说。所以女儿和亲朋前来祝寿必备鸡只,馒头、扁食各个。<p>三、七十三 <p>俗说“七十三,吃个鲤鱼猛一窜。”旧称“七十三不死鬼来缠”,老人吃条鲤鱼,即可度过生死关。因之老人岁生日时,女儿和亲朋都备鲤鱼条及馒头、扁食各个为老人祝寿。<p>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,本地为老人祝寿已形成风气。现时城乡祝寿礼物已时兴蛋糕、长寿面,少数农村仍沿用旧俗。<p>礼仪风俗丧葬<p>老人死去,称“正寝”,丧事则称“白事情”。旧时均用棺葬,俗称“坟葬”,丧礼甚是繁琐。<p>一、送终 报丧 <p>老者临终,家属到场送别,咽气后,即烧纸箔,谓之“烧落地纸”。替死者抹身、梳头、更衣后,将尸体移至堂前(靠左边),覆以被单,同时烧香焚纸点油灯。在路口烧毁死者被褥、席草之类,门上贴白纸,门前插白幡,以示邻里。然后向亲友报丧。<p>二、人殓 守灵 <p>棺木放置屋正中,将死者殓入棺木。入殓时,死者背垫铜钱,口含铜钱,手拿饼子,脸蒙纸。棺头点长明灯,置小罐,插筷双,谓之“密封罐”。地上放土盆,谓之“老盆”,以备亲属吊唁烧纸之用。孝子轮流侍守棺侧,朝夕不离。亲友前来吊孝,由孝子跪迎,跪送。若来者为女眷,则由死者儿媳或女儿至孝堂跪迎。<p>三、出殡 安葬 <p>死者全家都穿白色孝服,亲属多给死者扎纸物;死者为男,则扎纸马、纸人;为女,则扎彩轿、纸人。另扎筒彩幡。亲友奠仪以纸箔为主,交厚者多送挽幛(尺黑布)。至第三日晚上,由两人抬土罐,内装面汤,带上端菜托盘,全家人随之,哭入附近神庙,或村外十字路口,俗称“送汤”。祷告后,打碎土罐,举家痛哭,尽哀始还。出殡前,打开棺盖,让全家与至亲围棺一睹死者遗容,然后封棺出殡。棺起身,长孙持白幡引路,孝子摔碎“老盆”,持哀棍领棺下地。家属亲友持纸人、纸马、幡幛等随后。本地有女眷不能随棺下地的习俗。至墓地,长子引棺先绕墓穴向左向右各转圈,然后引棺入穴。葬毕回家,宴谢吊唁亲朋。次日,孝子到送礼各家叩头“谢孝”。<p>四、圆坟 <p>葬后第三日,全家同往墓地,添土筑墓,并焚烧纸箔,围坟跪哭,称为“圆坟”。<p>五、守孝 <p>老人死后,儿女要穿孝年。百天之中,孝子见人不分长晚辈,均向人叩头,以示行孝。守孝期间有忌:百日内不剃头;年元宵节不蒸灯;年春节不贴红对联&;当年不贴,第二年贴蓝对联,第三年贴黄对联)。 上述的结论表明高端搬家公司很大程度上能够给市场带来新的活力,让行业良好的发展。